中國最早的車聯網成立
時間:2019-10-29 11:48 |
瀏覽次數:0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無線網絡、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汽車目前的智能化和網絡化程度越來越高,汽車已經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真正的智能終端設備。據統計,現在僅普通汽車就有25至200個電子控制單元,而高級汽車至少有144個電子控制單元連接在一起。相應的軟件代碼超過6500萬行;自動駕駛系統的軟件代碼超過2億行。據估計,5年后,每輛智能汽車每天至少會產生約4000GB的數據。
會有這么多數據嗎?你是在小題大做嗎?事實并非如此。 今年在小編集召開的會議上,前英特爾中國研究院主任吳甘沙先生驅動了技術CEO,他們研究的自動駕駛車采用了相對先進的傳感器和攝像頭,全方位掃描車輛通過的道路,收集路面和交通狀況的信息,只在車輛周圍1立方米的環境下沒有人知道數字技術將來會發展成什么。應該有更有效的方法來收集信息。然而,在未來,智能汽車肯定只會產生比以前更多的數據。
這么大的數據量,要收藏在哪兒呢?此外,個人信息披露現在很嚴重。將來會有人惡意竊取智能汽車的數據和信息用于非法用途嗎?答案是肯定的。然而,世界各地研究智能汽車的公司和制造商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并采取了自己的方式來確保這些信息的安全。以前,編輯也在寫這方面的文章。 例如,美國許多汽車制造商已經與IT公司合作,加強信息系統的維護,保證數據的安全。一些制造商雇用黑客來測試系統的安全性,以便立即填補安全漏洞。此外,2016年11月,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還正式發布了《車輛最佳網絡安全指南》,幫助汽車制造商應對網絡攻擊可能給聯網汽車帶來的安全威脅。它提供了一些方法,例如如何防止汽車訪問未經授權的網絡,保護關鍵的安全系統和個人數據,以及如何從網絡攻擊中快速恢復。它還進行了廣泛的網絡安全測試。日本汽車制造商最近還宣布,他們將在2017年成立一個聯合工作組,共享黑客入侵和數據泄露的信息,以加強汽車信息的安全保護。
中國也是智能汽車研究的領導者,數據安全問題自然受到了全國的關注。在國務院制定的《中國制造2025》中,汽車信息安全作為一個關鍵的基礎問題進行了研究。2016年10月,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正式發布。信息安全已經成為路線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制定了與車輛相關的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護技術的明確計劃。然而,對國內汽車行業的調查表明,信息安全已經引起了主要汽車制造商的極大關注。大多數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建立相應的系統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護信息安全。然而,由于缺乏投資、人員、技術能力和經驗,仍然不可能通過一個完善的系統來保證汽車整個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
根據這一情況,11月24日在上海召開的SyScan360亞太展望信息安全技術年會上宣布正式成立360車網絡安全中心。該中心由360公司聯合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浙江大學、特斯拉、長安汽車、比亞迪、長城、BOSCH、VisualThreat等研究機構、汽車生產企業、汽車信息安全相關廠商(參數|圖片)以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組建,是國內第一個專業從事汽車及車聯網的安全保護的跨行業合作機構。今后,將向高智能汽車制造企業和相關公司等提供網絡安全的解決方案和服務。
智能化汽車和互聯網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未來人們很可能會放棄私家車購買的消費形式,轉向共享模式,這涉及到更多的數據安全問題,包括乘客出行軌跡、銀行信息、個人信息、網絡足跡等。安全中心的設立為了這些信息的安全而設立了保護壁壘,也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不法之徒偷竊、濫用他人的數據信息的方法。因此,在安全保護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每個致力于網絡和數據安全保護的人都有很長的路要走。